7月20日,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面对全球媒体镜头表示,普京与特朗普9月在北京会晤的传闻不实。尽管普京已确认出席9月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且特朗普的名字被英国《泰晤士报》等媒体热炒为潜在来宾,佩斯科夫仅淡淡表示“时机尚未成熟”。
五天前,特朗普向莫斯科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罗斯在50天内与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否则将面临100%的惩罚性关税。西方媒体屏息等待克里姆林宫的激烈反应时,普京却选择派外长拉夫罗夫直飞北京,与中国外长王毅面对面交底。这一静一动的反差,揭示了大国博弈的深层棋局。
特朗普的“50天停火令”看似来势汹汹,实则暗藏玄机。7月14日,他在白宫会见北约秘书长时高调宣称将对俄罗斯实施严苛关税制裁,甚至扬言连带打击俄罗斯的贸易伙伴。这种强硬姿态迅速登上全球头条,表面看是特朗普对俄政策的重大转折。但莫斯科的回应却异常冷静。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嘲讽这是“政治作秀”,克里姆林宫内部人士识破其中门道:美国国会原本推动的是500%关税,特朗普的版本却缩水至100%,还给足50天缓冲期。这种“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手法,暴露了美方色厉内荏的本质。
更关键的是,普京曾透露俄军夏季攻势将在60天内达成目标。特朗普的期限比普京的计划多出10天,更像是为俄军攻势留出时间窗口。当乌东战场炮火连天之际,这份通牒更像是一份“战术配合书”。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