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将于7月24日访华,并在北京共同主持中欧领导人会晤。这与以往的惯例不同,因为按照轮换规则,今年的峰会应该在布鲁塞尔举行。此外,欧盟领导人的访问时间也从原计划的两天缩短为一天。
回顾过去,中欧峰会通常轮流在中国和欧盟举行。2023年的峰会在中方举办,按理说今年应轮到欧盟主场。然而,几个月来,欧盟一直在试图说服中方前往布鲁塞尔开会,但未获成功。最终,欧盟决定高层亲自前往中国。
关于访问时间缩短的原因,彭博社曾报道,冯德莱恩与科斯塔原计划在北京与中方领导人会面后,次日前往安徽合肥参加商务峰会。但最终官方宣布的行程只有一天,这种变化背后可能蕴含着某种信号。
近期中欧关系存在三大关键问题:投资协定、电动车争端和俄乌问题。在投资协定方面,尽管中方解除了对5名欧洲议会议员的制裁,欧盟目前无意重启《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谈判。在电动车争端上,双方已讨论用“电动汽车最低价格”方案来解决争端,但进展缓慢。至于俄乌问题,会谈气氛紧张,欧盟希望中方改变立场,对俄施压,而中方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