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贸易协定将冯德莱恩推向风口浪尖 欧盟的微妙平衡术。7月27日,冯德莱恩刚到北京机场,面对记者她表示:“欧盟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和我们与美国的关系没有关联。”这句话迅速引发了各方专家的解读。表面上看,这是欧盟在中美欧关系中的立场表达,实际上却反映了欧洲在中美角力中的复杂处境。冯德莱恩此次短暂访问中国,将三方关系推向了敏感时刻。
冯德莱恩的表态被解读为欧盟在战略模糊中的多重诉求。简单来说,欧盟既不想完全跟随美国,也不愿与中国彻底决裂。当前中美关系紧张,美国在芯片出口管制和产业链转移上施压,例如拜登政府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吸引外资,直接冲击了欧洲制造业。在这个关键时刻,欧盟高层集体访华,明确向华盛顿表明态度:我们不会盲目跟随你的政策。
冯德莱恩强调中欧合作与美国无关,表面看似中立,实则是在警告美国不要干预。数据显示,2024年中欧贸易额将超过8000亿欧元,中国仍然是欧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美国方面,欧盟企业担心补贴政策会损害自身利益。在这种双面受压的情况下,欧盟通过模糊表态来争取更多的回旋空间。
冯德莱恩提到的“中欧转折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对中国的施压。她在离开前的记者会上指出了一些具体问题,如中国市场准入壁垒、绿色补贴以及稀土供应安全。这些问题虽然不是新话题,但在这个时间点提出显得尤为敏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