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苏格兰高尔夫度假村宣布的“10天内停火”最后通牒,表面上是对普京划红线,实际上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秀。然而,普京大概率不会退让。
这场由特朗普单方面宣布的“最后通牒”,注定是无效的。特朗普突然将期限从50天压缩到“10到12天”,表面上的理由是“导弹还在飞向基辅”,但实际上暴露了他在外交策略上的混乱与焦虑。两周前提出50天期限时,他可能打算既扮演“和平推手”赚取政治资本,又能安抚国内鹰派。但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并未如他所愿,当普京继续用导弹“说话”时,特朗普的“耐心耗尽”更像是对自己误判的恼怒——他原本以为普京会买账,结果对方连表面功夫都不做。
这种从慷慨到急躁的转变,说明所谓的“最后通牒”缺乏深思熟虑,更像是特朗普谈判的老套路:先开高价,再假装让步。可惜,战争不是房地产交易,普京也不会被“特朗普大厦”的招牌吓倒。俄罗斯的反应已经表明态度。普京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种回应——懒得陪你演戏。梅德韦杰夫警告“向自己国家开战”更是直接戳中特朗普的软肋:次级关税听起来吓人,但俄罗斯早已被西方制裁多次,梅德韦杰夫轻描淡写地表示“俄罗斯不是伊朗”,意思是美国还能怎样?议员古鲁廖夫的话“最后通牒不再起作用”则直接掀了谈判桌。
俄罗斯清楚特朗普的软肋:国内党争、爱泼斯坦丑闻、大选压力等让他急需外交“速效药”。俄方摆出的“武器、原则和意志”三件套,意在表明要打奉陪到底,不会被吓倒。泽连斯基对特朗普的支持在意料之中。“特朗普立场明确,决心坚定”这样的赞美,实际上是乌克兰的无奈之举。乌军前线吃紧,欧美援助疲态尽显,泽连斯基需要美国继续支持。他夸特朗普“时机恰到好处”,无非是想借这股“东风”为乌克兰续命。但明眼人都知道,特朗普缩短期限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生命,而不是为了拯救乌克兰人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