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8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郭嘉昆就乌克兰最新制裁措施作出严正回应,引发国际社会对单边制裁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深入思考。
这场外交风波始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7日批准的第十八项制裁措施,将来自中国等国家的53名个人和法人实体列入制裁名单。这一事件不仅涉及国际法基本原则,还折射出当前国际关系中的深层次矛盾。
乌克兰此次制裁决定的法律依据备受质疑。根据国际法基本原则,单边制裁必须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并获得安理会授权。中方明确指出乌克兰此举缺乏正当性基础,没有国际法依据且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乌克兰首次实施类似措施,但将中国实体纳入制裁范围尚属罕见。从国际实践看,单边制裁往往引发“长臂管辖”争议,破坏正常的国际经贸秩序。联合国大会曾多次通过决议,呼吁废除单边强制性经济措施,强调这类措施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宗旨。
中国外交部敦促乌方立即纠正错误,体现了中国政府维护国际法治的坚定立场。发言人郭嘉昆强调,中方将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这与中国一贯主张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脉相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