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照耀下的英国费尔福德空军基地,一架巴基斯坦空军的JF-17 Block 3“枭龙”战斗机滑翔着降落,引爆了RAF国际航空纹身展的现场氛围。尽管“枭龙”系列早已屡次出场,但这一次,它所携带的完整中国制武器系统,彻底打破了以往的沉默——这不再是技术样机的展示,而是实打实的“战功标本”。
舱门开启的一刻,现场安静得连风声都显得突兀。霹雳-10E、闪电-10(PL-12)、CM-400AKG高超音速导弹、多型制导炸弹赫然列阵。其中最吸引目光的,无疑是那枚长达5米的霹雳-15E空空导弹——它正是5月印巴空战中一击命中的主角。而CM-400AKG的出场,更是象征着西方引以为傲的俄制防空系统S-400,在中方“外销版”武器面前也难逃失灵的命运。
“小歼-10CE”硬核登场,打破“技术输出天花板”
此次携带武器亮相的JF-17 Block 3并非老旧平台,其配备的KLJ-7A氮化镓相控阵雷达、电子战系统和数字电传飞控,使其核心战力接近中国出口版的歼-10CE,甚至被一些西方军评人称为“小歼-10CE”。这一点本身就已足够说明问题。
但真正令人侧目的,还不是这架战机本身,而是其携带的“中国货”代表着一种新的输出理念——在战场验证之后,被中国视作“可公开、可授权、可传播”的成熟装备。其背后的判断逻辑只有一个:中国的主战装备体系已经更新换代,这些技术,已经不值藏。
“残骸外交”的反讽与当众“打脸”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