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问题可能出现哪几种结果 三种前景解析。中美关税谈判面临三种前景,虽有压力但并不悲观。7月28日至29日,中美双方将在瑞典举行第三轮关税谈判。在日美和欧美关税谈判达成协定后,中国确实面临一定压力。
日本和美国在7月22日达成的关税协定核心内容为:日本对美国出口到日本的商品实行零关税,而美国对日本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15%的关税;日本承诺对美国增加5000亿美元的投资,且按照特朗普的说法,日本对这5000亿美元的投资没有决策权和运营权,未来投资90%的利润仍要留在美国。
美欧于7月27日达成关税协定,其中美国对欧洲商品单方面征收15%的关税,这意味着欧盟对美国的商品几乎是零关税。同时,欧盟承诺对美国增加6000亿美元的投资,比日本多了1000亿。此外,欧盟还承诺购买美国的军用物资、军事装备以及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
美国对欧盟的要价甚至比对日本还高一些,这一协定的内容超出了此前欧盟谈判者及整个社会的预期。这种情况也出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带的预料,没想到美国对其盟友下手如此之重。这是7月29日至30日中美第三轮关税谈判面临的大背景,因此中美谈判面临压力。
目前,美国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加征30%的关税,其中10%为基础关税,另外20%是针对芬太尼的关税。中国对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此次谈判的乐观前景是当前20%的芬太尼关税能否松动甚至全部减免。即便全部减免,美国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大部分商品加征的关税仍有30%,但减少了20%。取消或松动芬太尼关税,这是较为乐观的情况。当然,这一乐观前景是否意味着中国对美国加征的10%关税也会松动,可能还需要在谈判中进行技术层面的调整。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