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的一个清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办公室内眉头紧锁,手中拿着盖洛普咨询公司最新发布的民调报告。报告显示他的支持率降至37%,创下第二任期以来的最低点。这一数字像一把锋利的剑,刺痛了这位一向以“高支持率”自诩的总统的心。与此同时,朝鲜半岛正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似乎对中国有利。
特朗普执政期间,内政问题纷至沓来。移民政策上,他强硬的边境管控措施虽然赢得了一些保守派选民的支持,但引发了大量移民群体和人权组织的抗议,社会撕裂加剧。关税政策方面,贸易保护主义举措导致美国国内物价飙升,消费者怨声载道,美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越发孤立,依赖国际贸易的企业面临巨大困境。此外,美国在伊以冲突中的立场和行动也未能实现中东战略目标,反而使美国深陷泥潭,国内外反对声浪不断。
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下,特朗普急需一场“外交胜利”来挽救政治声誉,重拾选民信心。对华贸易谈判成了他的救命稻草。据报道,中美将在瑞典举行第三轮经贸会谈。然而,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提前透露,将把中国采购俄罗斯和伊朗石油的问题纳入谈判议题。
此前,特朗普政府在贸易问题上的反复无常已让全球市场失去信任。能源行业尤为明显,由于美国贸易政策混乱,中国几乎停止从美国进口原油、液化天然气和煤炭。这一数据对美国能源产业造成沉重打击,众多企业订单锐减,工人失业。贝森特一方面威胁暗示不急于达成协议,另一方面又将中国的正常能源采购作为谈判筹码,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显示了美国的不诚意。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