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中美关税谈判美方挖了3大坑 博弈中的中国底气!7月28日,中美经贸团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开启第三轮高级别磋商。此次谈判在关税战和技术博弈背景下显得尤为关键。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谈判前夕罕见释放缓和信号,表示可能推迟对华高额关税三个月。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中美贸易额达6800亿美元,但双方贸易结构差异显著:中国对美出口以机电产品为主,而美国对华出口集中在农产品和能源等初级产品。这种模式导致美国在关税战中陷入被动。特朗普将对华关税提高至200%后,中国对美出口反而增长,而美国超市货架因供应链断裂濒临空架。沃尔玛等零售巨头不得不承担关税成本,恳请中国供应商继续供货。
美国试图扶持印度替代中国的计划未能成功。印度的制造业产能仅为中国的1/12,外资企业频繁面临罚款等问题,使其难以成为有效的替代者。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谭森指出,离开中国供应链,美国企业连最便宜的塑料玩具都造不出来。
面对美方施压,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2025年7月,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导致美国多家车企因永磁材料短缺面临停产危机。此外,中国在动力电池、光伏组件和芯片等领域占据重要市场份额,这些领域的“卡脖子”能力让美国投鼠忌器。同时,中国对宝马、大众等合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既维护国家安全又展现合作诚意。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