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执政50天 韩国经济变好了吗 内外交困挑战重重!7月24日是韩国总统李在明执政满50天的日子。他上台时面临经济表现不佳的局面,内需不振叠加关税冲击,大财阀利润暴降,小企业陷入停业潮。
已公布的二季度财报显示,韩国两大支柱集团三星和LG的利润纷纷暴跌。预计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的业绩也将下滑。去年一年,韩国全国申报停业的商户数量突破百万,创下自199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超过四成商户考虑在未来三年内终止经营。亚洲开发银行、韩国央行和韩国开发研究院均将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0.8%。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从8月1日起对韩国加征关税,使韩国经济面临更大不确定性。6月初,李在明上任首日,韩国经济交出了一份“负增长”的成绩单,一季度实际GDP环比萎缩0.2%。消费支出急剧下滑,家庭债务飙升,政治混乱影响了国内投资。对外,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对依赖出口的韩国经济构成严重威胁。
为解决经济难题,李在明签署的第一道行政命令是组建“紧急经济检查工作组”,强调出台补充预算以缓解内需困境,重振出口引擎。6月19日,政府通过总额高达30.5万亿韩元的“第二次追加更正预算案”。约75.2%的预算用于刺激消费与投资,分两轮向全体国民发放消费券。此外,预算还包括多项经济刺激项目,如提振建筑业景气、促进新兴产业投资等。
李在明还亲自下场促消费,现身饭馆呼吁民众多出去吃饭、多消费。然而,韩国国税厅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申报停业的商户数量首次突破100万,达到100.82万家。倒闭的主要原因是经营状况恶化、对经济复苏缺乏信心、资金紧张及高额贷款利息负担等。高利率、高物价环境下,个体工商户陷入恶性循环。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