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重要声明”如一道霹雳划破国际政治的天空:50天限期、100%关税、二级制裁威胁,辅以“北约代购”的军援新模式。然而,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内,面对这纸“最后通牒”,普京的反应却如西伯利亚的冻土般平静坚硬。
三位接近权力核心的消息人士传递的信息清晰而冰冷:普京“非常淡定”,俄罗斯将战斗到底,直到西方接受其条件,甚至领土诉求可能随着战场推进而扩大。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在普京眼中更像是一根空心芦苇。去年俄美贸易额断崖式暴跌,仅剩30亿美元出头,相比2021年已蒸发九成。即便再叠加上100%的关税,对俄罗斯国家财政的冲击微乎其微——这早已不是能卡住俄罗斯命脉的手段。
更具理论威慑力的“二级关税”,其可行性也令人疑窦丛生。若对所有与俄有贸易往来的国家“无差别”征税,执行难度极高,几乎等同于经济领域的“全面开战”。若精准针对中、印等俄罗斯能源的主要买家,后果更像是美国主动开启一场自我消耗的贸易战争。特朗普那句“希望中国也能从美国进口石油”的失言及随后的白宫紧急“补丁”,恰恰暴露了这种设想的脆弱性与现实困境。伊朗石油在长期高压制裁下仍顽强地流向市场的现实,早已为俄罗斯铺就了前行的路标。
普京的“淡定”源于一个深入骨髓的认知:西方从未真正倾听并严肃对待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核心关切与安全逻辑。消息人士透露,“普京认为,美西方从来没有人与他认真讨论过乌克兰问题的细节。”这种被长期忽视和边缘化的感受,使得通过军事行动迫使西方坐上谈判桌并承认其诉求,成为普京认定的唯一有效途径。“俄罗斯的利益高于一切”,这并非口号,而是决策的基石。因此,即便他“重视与特朗普的关系”,也认为与美国特使的讨论“不错”,但这些都无法撼动其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决心。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