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6飞行员把录取通知书送上门 蓝天梦启航!逐梦空天四个烫金大字在深蓝色通知书上熠熠生辉,当彭馨逸轻轻展开这份特殊的录取通知书时,三架银色战机的立体模型仿佛腾空而起。2023年7月12日,这位宜宾市一中的高三女生成为全省唯一被空军航空大学录取的女飞行学员,招飞军官亲手递上通知书的瞬间,父亲彭开武别过脸抹了抹眼角。
彭馨逸在同学眼中体能测试永远拿满分,但高一首次参加招飞初选时却因血压偏高被淘汰。那天傍晚,父亲带着她在长江边走了三公里。“记得你学自行车摔了七次才成功吗?”父亲的话混着江风钻进耳朵。第二年再战,她带着每天跳绳2000次、早晚各测三次血压的记录本走进考场。
班主任胡冬梅的手机里存着一张特殊照片:高三模考失利那天,彭馨逸课桌上放着张便签——“今日错题:1.抗过载训练原理理解偏差;2.离心机模拟准备不足”。这种把文化考试当作飞行训练复盘的习惯,源自父亲独创的“错题登山疗法”:每次大考后全家去爬翠屏山,边登山边分析试卷,登顶时要把错题纸折成纸飞机放飞。
宜宾市一中的国防教育展厅里,陈列着历届军事院校录取生的训练日记。航模社活动记录显示,彭馨逸高二时主导的“竹制滑翔机”项目,用宜宾本土毛竹做出了滞空时间达27秒的模型。校长杨永跃每周三雷打不动出现在军事理论课上,这门由退役飞行员开发的课程,近年已走出12名军队飞行学员。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