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新任秘书长吕特在伦敦与英国首相斯塔默举行会谈,席间一句耸人听闻的警告引起舆论哗然——“如果你们不把军事支出提升至GDP的5%,包括3.5%的核心军费,虽然还能保住医疗、养老金系统,但你们最好学会说俄语。”这一表态不仅赤裸裸地渲染“安全焦虑”,也暴露出北约在防务开支问题上面临的巨大内部分歧。
吕特之所以语出惊人,其实并不难理解。他此番言辞的背后,是其在北约组织内部扮演的“职业经理人”角色——既要向“股东”美国表忠心,也要“敲打”那些财政上不愿“多出血”的欧洲成员国。
就在几天前的6月5日,北约国防部长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提前就抛出“重磅提案”:北约成员国应将防务支出占GDP比例由现行2%一口气提升至5%,并要求这一目标在6月底前的北约峰会前“必须实现”。会议期间,他更直言不讳地指出,北约不能继续过度依赖美国的军事保护,欧洲国家必须展现“实力威慑”的担当。
然而,这个5%的“天价目标”引发了北约内部一片沉默。要知道,北约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国家连最初定下的2%目标都未能达标,如今骤然翻倍,令很多成员国叫苦连天。虽然赫格塞思会后大谈“各国已接近达成一致”,但实际情况却是各方意见严重不合,不少国家暗自抵触。
北约秘书长吕特也深知这一现实,不得不在记者会上给出一个“折中方案”:虽然仍建议成员国朝5%目标努力,但提出其中3.5%用于传统军事开支,其余1.5%则用于军事工业、网络安全、边境防御等更宽泛的安全领域投资,并建议这一目标的实现时间设为2032年——将紧箍咒拉长成了“慢性病”。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