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记者面前罕见地放低姿态,温和地说出“不用担心8月12日”。这背后是一系列看似巧合却环环相扣的事件,显示特朗普的极限施压策略已经开始失控。
在短短几天内,从欧盟到越南,特朗普接连遭遇外交与贸易上的打击。他曾引以为傲的施压战术如今反噬成了巨大的政治负担。5月,中美代表团在日内瓦达成实质性成果,决定互相下调大部分关税,并设立为期90天的暂停期,截止时间为8月12日。然而,这份协议在美国国内引发了激烈争议。特朗普虽然表面上默认了这项协议,但内心仍耿耿于怀,他需要一场胜利来巩固选民信任,于是又开始重拾关税大棒。
7月初,特朗普突然宣布与越南达成历史性贸易协议,对越南出口商品征收20%关税,而越南对美商品零关税。但实际上,这场所谓的胜利只是一场精心包装的假象。7月10日,美国政治新闻网爆出,越南方面根本没有确认协议内容,知情人士透露,越南谈判团队最多只能接受10%-15%的关税。特朗普在最后一刻擅自宣布20%,越方对此极为不满,甚至未对外公布协议内容。越南副总理兼外长裴青山在吉隆坡与中国外长王毅交流时,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强调越南不会选边站队。
几乎在同一时间,特朗普将目光锁定欧洲,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欧盟商品征收30%关税。这一举动打破了欧盟此前乐观的评估。冯德莱恩原本还在推动与美国达成10%左右的关税协议,但特朗普的强硬态度让她措手不及。欧盟迅速与日本、加拿大等国展开接触,试图组成一个11国贸易集团,共同对抗美国的关税霸凌,还制定了两套反制清单,涉及930亿欧元的美国产品。欧盟对美国的态度变得前所未有的强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