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是否应该降息的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特朗普认为美国急需通过降息来为经济“注入活水”,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却明确表示,目前还不具备降息条件。这场关于是否应降息的争论,实质上反映出美国总统与其核心专业机构之间在经济治理上的重大分歧。
首先,特朗普为何迫切要求降息?原因并不复杂。从政府层面看,美国正在承受高利率带来的巨大融资压力,国债利息支出日益沉重,财政空间被严重压缩。与此同时,美国股市急需流动性支撑,一旦资金成本持续维持高位,资本市场的上涨动力将大打折扣。而在民间层面,普通民众和中小企业都期待通过降息降低贷款成本,缓解生活与经营压力,从而带动消费和投资,支撑整体经济增长。
从特朗普的角度来看,降息既能提振股市,又能减轻企业与家庭的负担,对于争取选票大有裨益。因此,特朗普一再施压美联储,要求其放松货币政策。
然而,与特朗普的政绩考量不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及其团队坚持认为,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并不支持贸然降息。鲍威尔担心,在通胀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的背景下贸然释放流动性,可能会使原本就反复拉锯的通胀问题再次抬头,进而动摇经济基本面。此外,美联储强调其独立性,反对总统过度干预金融政策制定,这也是制度层面的基本原则。
更重要的是,近期多位美联储理事公开表达了与鲍威尔一致的态度。他们认为,美国的通胀虽然回落,但尚未达到“可以高枕无忧”的程度。同时,若经济基本面并未显著恶化,贸然降息只会削弱未来应对风险的政策空间,甚至可能诱发资产泡沫。这些判断基于对经济数据的长期研判,而非短期政治压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