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印度对美国态度越来越强硬 反击美国关税压迫!2023年7月4日,印度政府突然宣布对来自美国的商品实施一系列报复性关税,这一消息迅速在全球贸易圈引起轰动。几天前,特朗普政府还表示与印度“即将达成共识”,预计在7月9日关税缓冲期结束前,双边贸易谈判将尘埃落定。然而,印度不仅没有妥协,反而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这一变化的背后,是美国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几乎将印度逼入绝境。
美国对印度出口的汽车零部件、钢铁与纺织品大幅加征关税,并要求印度全面开放市场,取消对所有美国产品的关税。这种要求近乎掠夺行为,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明确表示,农业和乳制品领域绝对不会让步。尽管如此,美国却在这两个关键领域持续施压,要求印度进口转基因玉米和大豆。过去印度或许会在短期内象征性抵抗,然后选择妥协,但这次坚决迎战,因为这些要求直接关系到印度经济的核心命脉。
美国加征关税的行业恰恰是印度经济最为脆弱的部分。汽车零部件、钢铁和纺织制品是印度制造业的基石,但这些行业的利润率微薄。2023年,制造业在印度GDP中的比重已经降至14.7%,低于1968年的水平。尽管莫迪喊了十年的“印度制造”口号,旨在将国家建设成全球制造业中心,但现实情况远远没有达到预期。面对关税重压,这些关键产业可能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印度梦寐以求的制造业复兴恐怕也会再度成为空谈。
美国要求的零关税政策无异于给印度经济雪上加霜。农业领域对印度GDP的贡献高达16%,农民群体是莫迪政府的主要支持基础。一旦市场开放,美国农产品大量涌入,势必将给印度农民带来毁灭性打击。尽管印度是粮食出口大国,国内仍然存在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农业结构失衡飙升至社会矛盾的高潮。如果再遭遇美国转基因产品的冲击,农民的抗议可能会演变为更广泛的社会动荡。为此,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皮尤什·戈亚尔毫不客气地表示,贸易协定必须实现互利共赢,国家的利益始终高于一切。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