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中美真正博弈才刚开始 从关税到规则的转变!2025年5月12日发布的《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标志着全球最大两个经济体在历经七年贸易摩擦后首次通过高层对话达成实质性关税调整协议。这一协议不仅是中美关系从“高强度对抗”转向“冲突管控”的关键转折点,也反映了全球化退潮期大国博弈的深层逻辑重构。
此次协议的核心突破在于双方同步取消91%的加征关税,并暂停24%关税90天,仅保留10%作为谈判筹码。这一调整打破了自2018年以来“关税即威慑”的恶性循环——美国对华平均关税从145%骤降至30%,中国对美关税从125%降至10%,幅度远超市场预期。美方首次放弃“我加税你不许反制”的单边逻辑,承认中方反制措施的合法性,标志着关税工具从“政治武器”回归到“经济调节手段”的理性轨道。
然而,协议的阶段性特征显著。双方保留的10%关税并非简单的“谈判杠杆”,而是结构性矛盾的具象化表达。美国对华301关税、芬太尼关税及232国家安全关税仍部分保留,而中国针对美方单边措施的反制机制亦未完全解除。这种“保留条款”揭示出,中美经贸摩擦已从关税层面的“数量对抗”升级为技术标准、产业政策、规则制定权的“质量博弈”。
协议中“建立常态化经贸磋商机制”的条款意义远超关税调整本身。自特朗普政府破坏原有对话机制后,中美经贸关系长期陷入“冲突-升级-再冲突”的死循环。此次建立的磋商机制不仅涵盖关税议题,更将触及技术互认、供应链安全、数字贸易规则等深层次领域,标志着双方开始探索“竞争中有合作”的新型互动模式。这种机制化转型对中国而言,可以通过规则对话对冲美国遏制策略,为“双循环”战略争取外部空间;对美国而言,有助于缓解国内产业界对供应链断裂的焦虑,同时为2024年大选前的政策调整预留弹性空间。协议明确磋商可在第三国进行,为未来纳入WTO框架、推动多边贸易体制改革埋下伏笔。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