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初夏,湖光山色,满目葱茏。
作为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重要活动之一,由瞭望周刊社主办、瞭望智库承办,瞭望东方周刊、环球杂志、瞭望时代传媒公司协办的“品质•世誉”环球品牌创新发展智库论坛10日在浙江德清成功举办。
本届环球品牌创新发展智库论坛邀请政府部门、高校、智库、国际组织,以及不同行业企业家代表200余位嘉宾汇聚一堂,围绕培育发展新质品牌力,分享中国市场企业品牌创新的实践经验,研讨新形势下品牌创新的新探索新路径。
瞭望周刊社总编辑、党委书记郭奔胜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中国时政期刊排头兵和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瞭望周刊社多年来忠实履行喉舌、耳目、智库职责使命,传播品牌价值、助力品牌跃迁,不断推动优质品牌提升美誉度、开拓更广泛的市场,在通往品牌“享誉世界”的征途上,希望通过本届环球品牌创新发展智库论坛,促进政产学研相关人士共同思考、建言献策,为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来自品牌的强大发展活力和创新能力。
1
创新带动中国品牌影响力快速提升是与会嘉宾共同感受。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魏建国表示,依靠独立完整的产业链和技术研发的高投入,以及对深厚文化底蕴的挖掘,中国品牌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成功之路,正在从“性价比”走向“心价比”、从“价格输出”走向“价值输出”。未来5年,中国品牌有望引领全球消费市场,成为全球消费的“追星”对象,应以技术为盾、文化为矛,在全球化与本土化间找到平衡点。“真正的国际品牌,是能在全球市场代表一种不可替代的价值,并让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为其标准、品质和理念主动埋单。”魏建国说。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发挥品牌作用需要将品牌与扩内需促消费重点任务相联系,拓展品牌建设新思路。
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宏任表示,聚焦扩内需促消费,企业需用新视角思考和实践。要向新而行,从加快企业品牌建设入手,形成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更多消费需求;要向新聚力,统筹把握好质量和品牌、文化和品牌、宣传与品牌的关系,把质量作为品牌“长红”的保证,把文化作为品牌建设的基石,把数字技术作为品牌宣传的利器;要向新起舞,坚持品牌建设方向,抓住品牌建设机遇,提升品牌建设水平,拓展品牌建设范围,为扩内需促消费注入品牌建设新动力。
部分研究人员表示,适应全球供应链新变化,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品牌体系,是品牌建设的新课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魏际刚认为,当前科技对经济增长的牵引进一步增强,全球供应链呈现安全化、区域化、集团化、敏捷化、生态化、智慧化、绿色化、短链化等系列特征,应同步发力“内生性优势”和“外延性渗透”,把中国打造成“硬科技+软文化”双轮驱动的全球品牌策源地,推动中国产业迈向“智能、绿色、以人为中心”的5.0时代,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二级巡视员姜伟发言时表示,要强化商标品牌建设政策协同、主体协同、部门协同、商标专利协同。他建议强化顶层设计,加快制订商标品牌战略,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企业主体、行业协会、服务机构、高校院所、新闻媒体等多方力量,构建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商标品牌建设工作体系,同时加强部门协同,形成推进商标品牌建设的工作合力,同时以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为牵引,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商标品牌。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驻华代表刘萌表示,作为ESG概念的首创者,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通过制定全球契约10项原则,为ESG提供了基于国际法和联合国公约的方法论基础与实践框架,已推动全球 170多个国家、超20000家企业会员践行ESG原则并将其转化为品牌竞争力。她认为,在国际形势越来越复杂的现状下,中国企业实现全球化发展已走到一个重要节点,需要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中均把ESG原则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和行动中,铸造ESG硬实力,打造更有韧性、更可持续的新质品牌力。
浙江传媒学院院长、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原院长韦路认为,品牌创新的终极目标在于借助讲好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中国实力、中国道路和中国范式。他建议,一是技术升维,通过供应链创新提升品牌韧性,构建“研发—转化—应用”闭环。二是文化破圈,通过质量与文化双轮驱动,实现从功能满足到情感共鸣的跨越,运用“东方美学+在地叙事+国际表达”的策略,更好重塑中国品牌符号。三是生态共建,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打造跨学科、跨行业、跨区域创新生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赋能的转变。
2
来自中国企业界和地方政府的实践经验,为品牌创新提供了多种视角的丰富案例,展现了中国企业和地方创建新质品牌力的前沿思考。
作为一家中外合资的保险公司,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传承中外股东方共同、共通的“以人为本”理念,结合保险业“保障”本源属性,聚焦于“守护”这一关键词,构建了鲜明的品牌形象。工银安盛人寿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都富分享了“六个‘守护’”——守护受灾群众灾后权益、守护特定群体幸福底线、守护偏远乡村民生根基、守护人类文明璀璨瑰宝、守护可持续发展未来动能、守护中法友谊金融纽带等,以守护之责展现品牌之光。
坚守“要强”本色,蒙牛集团党委副书记、高级执行总裁李鹏程分享了讲好品牌故事的“三个要”经验——要有精神内核支撑、要坚持长期主义、要彰显责任担当。他表示,携手世界杯、奥运会、《哪吒2》等全球知名IP,蒙牛正通过讲好品牌故事,全面打造中国乳业走向世界的“金字招牌”。
好孩子集团坚持原创36年,不断推进“自己打倒自己”,已成长为母婴行业引领者。好孩子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宋郑还表示,致力于创造新消费生活服务模式,好孩子构建了全球育儿生态圈,不断践行品牌初心与品牌使命——为改善儿童生存环境,为提高儿童的生活品质。
作为中国涂料领军品牌,谈及企业建设新质品牌力的实践与思考时,三棵树集团高级副总裁林德殿表示,企业发展中品牌、文化与产品力相辅相成,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三棵树坚守初心,积极拥抱新时代新变化,以“三棵树 马上住 更健康的中国”核心品牌主张,构建健康家居生态链,融合文化、科技与战略,助力创建中国“好房子”新范式。
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是全球领先的建筑科技企业,率先将模块化建筑(MiC)和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应用于城市更新和绿色建造,打造出北京桦皮厂等多个行业标杆项目。集团新闻发言人陈诚表示,企业以“用科技为人民建好房”为品牌战略核心,持续推进“科技+绿色”融合路径,不断提升品牌的全球影响力与可持续竞争力。
中国农业银行作为伴随着共和国坚实步伐成长起来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已有74年发展历史,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金融+文化”品牌发展之路。中国农业银行企业文化部高级专家赵元兵说,通过电视、新闻媒体、文化场景、金融产品,中国农业银行已打造出众多品牌文化传播精品,希望借助各方优势,继续探索“金融+文化”的多元品牌创新模式。
北京朝阳环境集团是北京朝阳区唯一的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循环利用市场化运营企业。谈及品牌建设与发展,集团副总经理邓俊指出,北京朝阳环境将继续坚持以硬核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发展、以理念创新培育产业生态的思路,积极打造具有朝阳色彩、北京底蕴、全球视野的全国领跑型绿色零碳智慧园区。
义县古城是辽西地区极具文化辨识度的文旅目的地。面对文旅市场体验升级的新趋势,辽宁义县文旅中心主任于凤雷表示,坚持“历史文脉为基,文旅焕新领航”,义县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推动品牌建设从单一景点开发转为深度挖掘文化历史,从此千年古城焕发时代活力,成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旅新标杆。
3
活动现场,在有关人士见证下,瞭望智库与北京首都酒业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启动瞭望智库《品味中华·对话新时代企业家》大型企业家高端访谈节目。节目将专访100位相关领域优秀企业家,以前行中的民族品牌故事为底色,彰显高质量发展的底气与信心。
北京首都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立清表示,中华酒一直在关注着企业家群体,本次与瞭望智库合作,不仅是一次民族品牌与新型智库的强强联合,也是一次文化自信的对话,更是一场对企业家精神、民族精神的生动共鸣和助力民族品牌高质量发展的共同实践。
在圆桌会议环节,来自中国供暖集团、北京货拉拉公益基金会、携程集团、九识(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代表,在中国公司治理50人论坛专家成员陈锋主持下,围绕“品牌与ESG——社会责任创新思维”展开对话。来自中核物业、好孩子集团、上海撬动战略咨询、杭州泰利斯医疗、国网绍兴供电公司的代表,在北京国信品牌评价科学研究院院长杨曦沦主持下,围绕“品质的力量——品牌核心竞争力打造路径”分享了经验做法,为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本次智库论坛还发布了“2025新质品牌力创建”优秀案例。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筑国际、工银安盛、蒙牛集团、华润集团、格力电器、三棵树集团、中核物业、好孩子集团、北京朝阳环境、玲珑轮胎、义县古城文旅、中华酒、撬动战略咨询、大童保险、平安产险、圣吗哪乳业、中国供暖集团、九识(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霸王茶姬入选。
在论坛上,与会嘉宾现场见证了“新时代企业营商环境与新质品牌力创建”大型调研活动的启动仪式。瞭望智库理事长卞卓丹表示,以2025年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为起点,瞭望智库将深入调研分布在各行业、各区域的中国品牌机构,在适当时机推出智库报告或蓝皮书,梳理总结中国企业和其他机构创建、发展、壮大品牌的创新思维、方式方法和路径模式,并将相关经验介绍给决策部门、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家群体。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