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会谈16小时美国财长脸色不对!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士进行了长达16小时,会后公告让全球紧张情绪有所缓解。美国财长贝森特在离开会场时面对记者提问显得沮丧,仅表示会谈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拒绝透露更多细节。尽管如此,中美双方均提到“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达成了重要共识”,这表明谈判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降低了关税战升级的风险。
实际上,在会谈前美国已显示出退缩迹象。例如,在中东事务上,美国单方面与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令以色列感到不满。在俄乌冲突中,普京提议直接谈判,切断了美西方对乌克兰的影响。特朗普对此表示支持,这表明美国在多个国际问题上采取了更为灵活的态度。
美国选择退缩的原因在于其国内经济状况不佳。第一季度GDP环比下滑0.3%,通胀难以控制,且面临大量到期美债的压力。因此,美国需要通过这次会谈释放积极信号,提振市场信心。然而,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最大的进展只是恢复了中美磋商机制,即特朗普政府接下来打来的电话,中方会接了。本质上,这次会谈更像是“信任测试”,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双方在多个领域的矛盾依然存在。
有观点认为,特朗普可能将中国纳入“关税豁免延期”的范围,以此来遏制国内通胀,并通过降息和发行美债来应对当前危机。但也有人担忧,即便短期内美国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未来仍有可能再次提高,导致局势回到之前的紧张状态。事态如何发展,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