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莫迪现在骑虎难下!近期,印度总理莫迪陷入极为微妙的境地。这背后是印度在外交、军事、经济、社会等多方面交织的困境。
印度长期奉行“战略自主”,试图在大国博弈中左右逢源,谋取最大利益。国际事务中,印度一方面加入美国主导的“四方安全对话”,提升自身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在军事和地缘政治上靠拢美国阵营;另一方面,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维持与俄罗斯的传统友好关系,保障能源进口和军事装备采购渠道。
然而,在印巴冲突这一关键事件上,这种策略彻底失灵。莫迪原以为中美忙于关税战等事务,无暇过多关注南亚局势,印度可趁机在国际舞台捞取好处,提升国际地位,因此在克什米尔等问题上对巴基斯坦采取强硬举措。但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美国和以色列并未给予印度实质性支持,而土耳其、沙特等中东国家站在了巴基斯坦身后。这使得印度在国际舆论场中孤立,原本设想的外交红利未能实现,反而因外交误判让自身国际处境愈发艰难。
印度在军事上一直大力投入,大量采购先进军事装备,试图打造现代化强军。从俄罗斯购买S-400防空导弹系统,从美国购买先进战机、直升机等装备。然而,印度过度依赖进口军事装备,本国军工产业发展滞后,后勤保障体系薄弱。在与巴基斯坦的冲突中,这些问题暴露无遗。巴基斯坦装备的歼10CE等战机在性能和作战体系配合上,并不逊色于印度的先进战机,甚至在某些局部对抗中占据上风。印度先进装备未能发挥出应有的实力,军事上难以占到便宜。继续冲突下去,印度并没有十足的底气赢得全面胜利;但若就此收手,之前政府在冲突中的强硬态度又难以向国内民众交代,毕竟国内民众在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响下,对政府在冲突中的表现抱有较高期望,轻易认怂难以服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