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凌晨,印度空军对巴控克什米尔实施了代号为“朱砂行动”的空袭。巴基斯坦随即击落印方战机并展开反击。这场冲突双方分别称为“反恐行动”与“自卫反击”,已造成至少31人死亡、57人受伤。特朗普当日晚间表示愿意出面调解,其表态时机和方式包含多重考量。
印度在声明中强调行动针对的是恐怖设施,而巴基斯坦则坚称这是对印度侵略的反击。尽管双方剑拔弩张,但都默契地将冲突限定在可控范围内。这种模式类似于2019年印巴空战后的迅速降温,特朗普此时发声可以抢占国际调解者的角色。
特朗普政府刚完成内阁重组,急需转移公众对国内经济滞胀和医保改革争议的注意力。根据《华尔街日报》5月6日的民调,特朗普的支持率下滑至43%。外交舞台上的表现有助于提升他的支持率。此外,美国国务院4月发布的《印太安全框架》将印度定位为“民主堡垒”,但由于印俄之间的军火交易,美国面临尴尬局面。通过调解冲突,美国既能巩固与印度的关系,也能借此施压巴基斯坦在反恐合作上做出让步。
然而,特朗普的调解承诺面临多方面的障碍。首先,自1947年以来,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问题经历了多次战争和小规模冲突,形成了核威慑下的脆弱平衡。莫迪政府通过《查谟-克什米尔重组法》强化实际控制,几乎没有妥协空间。其次,白宫当前同时应对乌克兰反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威胁进攻拉法、委内瑞拉圭亚那领土争端以及朝鲜半岛导弹试射等热点问题,美国务院南亚事务团队编制缩减,难以支撑深度介入。最后,相较于巴以问题或台海局势,印巴冲突缺乏直接利益抓手。2019年美国曾试图以F-16战机零部件供应要挟巴基斯坦,反而促使伊斯兰堡加速向中国靠拢。目前中巴经济走廊二期项目即将竣工,美国筹码进一步缩水。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