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5月7日的印巴空战成为网络热议话题。这次空战凸显了体系化作战的重要性,标志着军事思维理念的转变,各国不再过分依赖单机性能,而是更加重视整个作战体系的协同。
此次冲突中,巴基斯坦空军宣称击落了6架印度战机,包括3架阵风、1架苏-30MKI、1架米格-29UPG及1架无人机。尽管印度官方未直接承认损失,但承认部分战机“失联”。无论采用哪方的说法,结果都是印度惨败。印度出动的阵风和苏30等先进战机并未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主要原因在于装备来源复杂、数据链不兼容以及电子战存在严重短板。相反,巴基斯坦通过ZDK03预警机、红旗9防空系统和歼10CE挂载霹雳15导弹实现了体系化作战,先敌发现、先敌锁定、先敌摧毁,从而取得了胜利。
这场冲突不仅改变了南亚地区的空战格局,还向全球防务市场和军事战略思维发出了强烈信号:自主航空工业和体系化作战能力远比单纯购买先进战斗机更有战略价值。中国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从上世纪80年代追求单机性能到如今重视体系化作战,中国经历了深刻的转变。例如,当年曾有说法称八架歼八换一架F22,但随着中国自主研发的歼20问世,这种想法变得可笑。现在,印度也体会到了类似的感觉,自家战机刚起飞就被击落,甚至不知道敌人在哪个方向。
虽然印巴双方出动的战机没有代差,但体系化程度不同导致了巨大的差距。印度的苏30和米格系列使用俄式数据链,而阵风则使用北约标准数据链,两者不兼容,导致配合困难。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的体系化作战展示了其威力。美国的F16被锁定无法使用,使得中式体系在这次实战中发挥了核心作用。预警机接管战场,指挥地面导弹和空中战机进行有效打击,使印度飞行员陷入绝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