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碾压造就巴军歼10单方猎杀 预警机掌控全场。经过一天的发酵,印巴空战的结果逐渐明朗:印度损失了一架苏-30MKI、一架米格-29、一架“阵风”和一架幻影-2000。外界猜测第五架被击落的战机可能是另一架“阵风”,坠毁在北部山区而未被发现。巴基斯坦外交部长达尔称,原本有机会击落15架印度战机,但出于局势考虑控制在了5架。
达尔还透露,所有战果都是歼-10CE取得的,红旗-9BE和“枭龙”Block3并未直接参与战斗。以坠毁在旁遮普省麦田的一架“阵风”为例,其垂尾编号为BS 001,是法国交付的第一架“阵风”。该机在7日凌晨两点左右,在距离边境线约70千米处被击落。视频显示,“阵风”被导弹命中后凌空爆炸,残骸非常零散,难以辨认。根据俄乌战场经验,这种情况一般是由大装药的地空导弹造成的。现在看来,这架“阵风”可能被霹雳-15E击中,引发了机载武器殉爆。法国已确认至少有一架“阵风”被击落,并要求印度停止使用“阵风”。
关于苏-30MKI的残骸,一度令人困惑,因为附近出现了疑似红旗-9的导弹残骸。后来确认这是“布拉莫斯”导弹的助推段,意味着苏-30MKI已经完成了“布拉莫斯”的挂载测试。米格-29坠毁已被证实,但由于与“枭龙”都使用RD-93发动机,一度被误认为是“枭龙”被击落。至于幻影-2000,目前仍有争议,无法完全排除“阵风”的可能性。
考虑到四处坠机地点分别距离实控线30、60、70和100千米,攻击距离普遍较远,加上达尔的描述,7日在南亚上空的交战实际上是典型的碾压局。尽管印度出动了70架战机,是巴基斯坦30架的两倍以上,但ZDK-03预警机凭借远程搜索优势,单方面控制了战场。歼-10CE在安全区域发射霹雳-15E后,由预警机接管引导,确保了高命中率。在这种情况下,歼-10CE没有危险,而印度战斗机则被逐个击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