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取消对中国小额包裹免税政策 美专家算了一笔账:苦了消费者 网购成本激增!从5月2日起,美国取消了对中国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所有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小额包裹都要被征收关税。这给习惯网购的美国消费者带来了困扰,他们下单后不仅要面对更高的购物成本,还要忍受更慢的物流速度。
《华尔街日报》报道,这项变化影响巨大,仅在2024财年就有约13.6亿件包裹以这种方式进入美国,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跨境电商平台。路透社指出,这一政策迫使一些电商平台重组物流体系,提高商品售价,并加速在美国建设本地仓库,以避免高关税带来的冲击。部分外国品牌已经停止向美国发货,一些中小企业甚至选择退出美国市场。
彭博社进一步表示,一些电商平台的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超过一倍,用户在社交平台上普遍抱怨发货延迟。美国某鞋类品牌将其库存从加拿大转移至美国本地仓库,因为一双原本售价175美元的中国制造运动鞋,如今若经过加拿大发货,将承担超过300美元的税费。
消费者也感受到了压力,最直观的是商品价格上涨。专家指出,这项政策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尤为明显,因为他们更依赖价格较低的跨境电商商品,如衣服、生活用品和小型电子设备等。卡托研究所研究员帕卡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项政策表面上是对中国强硬,实际上是在给美国消费者增加负担。
该政策可能令企业和消费者每年合计损失高达470亿美元,低收入群体首当其冲。此外,这一政策还将给美国海关系统带来严重压力,可能导致清关时间延误。牛津经济研究院估算,若美国政府想要对所有小额包裹逐一清关征税,至少需要新增数十亿美元的预算来扩建系统和增加人手,否则将面临全国性的口岸积压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