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没有人预料到,美国载人登月的阿尔忒弥斯计划会以这种方式“塌方”。2025年5月,一份来自白宫的NASA预算草案被公开提出:在完成“阿尔忒弥斯”Ⅲ和Ⅳ任务后,建议退役SLS超重型火箭与“猎户座”飞船,并终止“月球门户站”的建造计划。这一提案尚未获得国会正式批准,但已足以掀起地震般的反应。
要知道,SLS火箭和“月球门户”曾被视为美国重返月球、并最终通向火星的核心支柱,也是NASA近年来最大的财政与政治投资对象。早在奥巴马时期,SLS火箭就已立项,承载了洛克希德·马丁、波音等传统航天巨头的大量资源投入,而“月球门户”则是NASA推进“可持续登月”愿景的象征,甚至一度被形容为“人类探索深空的第一座轨道哨所”。
过去五年间,无论是拜登政府时期的预算谈判,还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的航天政策表态,几乎所有人都认为:SLS和月球门户虽然昂贵缓慢,但其“政治惯性”大到无法被轻易动摇。它们背后不只是NASA,还有国会山的选票,五角大楼的远景期待,甚至是美国重返宇宙叙事的象征意义。如今,当白宫预算案用一纸草案将它们合并退场,整个阿尔忒弥斯计划的前景便变得模糊起来。这不仅仅是一份财政文件,还是一记对“国家级登月雄心”的沉重一击。
砍掉SLS火箭,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自2011年立项以来,这款火箭不断延期,预算屡屡超支,仅研制费用就高达240亿美元,单次发射成本更是高达40亿美元。比起SpaceX的“星舰”项目,其效率之低、价格之高几乎已经“登峰造极”。就连NASA前局长布里登斯廷都曾警告:“每次发射都如此昂贵,我们最终将难以维持这一系统的长期运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