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的十字路口前,德国选择了右转。2025年5月6日,69岁的弗里德里希·默茨在德国联邦议院第二轮投票中艰难胜出,当选新一任德国总理。这位曾被默克尔“流放”政坛长达15年的保守派政治家,以“德国需要重启”为口号,将一场本应平淡的权力交接演化为欧洲政治格局的风向标。他的上台不仅是基民盟时隔四年重掌大权的标志,更反映出德国乃至欧洲在多重危机下的集体焦虑——当经济衰退、极右翼崛起、地缘冲突叠加时,一个以强硬著称的“政治老将”被推到了舞台中央。
这背后既有历史的轮回,也有时代的裂痕。默茨的政治生涯充满戏剧性。他出生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保守天主教家庭,早在1972年便加入基民盟青年组织,却因与默克尔的权力斗争屡遭挫败。2000年,默茨出任基民盟议会党团主席,并试图冲击总理宝座,但在2002年的联邦议院选举中遭遇挫折,被默克尔取而代之。之后他在与默克尔的争斗中一直处于下风,最终在2009年退出政坛,转向商界发展。这段经历被他自嘲为“政治冬眠期”,却在十几年后成为其东山再起的资本——在商界积累的财富(据称达1200万欧元)与跨国企业人脉,让他获得了“务实改革者”的标签。
这段蛰伏期塑造了默茨独特的政治人格。身高1.98米的他驾驶私人飞机的精英形象与早年骑摩托、玩纸牌的叛逆气质形成微妙反差。这种矛盾性在其政策主张中同样明显:作为虔诚的天主教徒,他反对婚内强奸入刑;作为贝莱德集团前高管,他主张“更多资本主义”却反对金融投机;作为默克尔的宿敌,他继承了她对欧洲一体化的支持,却将“去默克尔化”作为竞选纲领。这种复杂性恰是德国社会分裂的镜像——在民调机构Forsa的调查中,45%选民认为他“过于傲慢”,但有52%的人承认“德国需要这样强硬的领导者”。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