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有效缓解旱情,江苏南京、镇江、无锡、苏州、扬州、盐城等地接连发布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公告,并成功发射火箭弹。
今年1至4月,扬州市遭遇1962年以来历史同期罕见少雨天气,降水显著偏少,气温明显偏高,出现较重气象干旱。全市各地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均值减少超6—8成,农田墒情告急。面对严峻形势,市气象局迅速行动,于5月5日再次成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全市各地出现小到中雨,局部大雨,最大降雨在宝应安宜镇,达33.8毫米。气象台专家介绍,人工增雨是向云层“借水”,依托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数据,24小时监测云层厚度和水汽条件,精准锁定作业窗口期。5日凌晨2—3点,扬州市气象局与宝应县气象局人员分赴仪征市枣林湾光华水库、宝应县安宜镇北闸村作业点,共发射12枚增雨火箭弹,促使云中水汽凝结降落。自然降水与人工干预的双重作用下,截至5日上午9时,增雨区域仪征平均降雨量3.9毫米,邗江3.0毫米,扬州市区3.5毫米。
盐城市也采取了类似措施应对持续旱情。5月5日3时至5时30分,盐都、东台、大丰、建湖、阜宁等5个县(市、区)气象局利用有效降雨云层,先后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截至5日8时,全市出现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加密自动站中有114个站降雨量超过10毫米,其中最大降雨量27.3毫米出现在大丰区城区站。本次降水改善了土壤墒情,为春耕春播带来及时雨。今年以来,盐城市平均降水量67.3毫米,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少,各地先后出现不同程度气象干旱。此前,气象部门已分别于4月11日夜间、4月21日下午和4月30日夜间成功实施了多次人工增雨作业,旱情有所缓解。相关部门提醒,各地需密切监测土壤墒情变化,科学抗旱,统筹抓好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控工作,做好水稻育秧盘的水肥管理和河塘湖库的蓄水工作,保证后期水稻的栽插用水。同时注意森林防火工作。
南京市气象局已发射火箭弹18枚,无锡市气象局发射火箭弹12枚。受全球气候异常影响,今年以来,无锡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近2℃,降水较常年偏少7成左右,达到特旱等级。5日凌晨,无锡市气象局抓住有利条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共发射12枚火箭弹。人工增雨后,无锡市普降中到大雨,市区累计降水量超过10毫米,最大降水量21.9毫米,增雨效果明显,有效缓解了旱情。根据最新天气分析,5月还有3次降水天气过程,无锡市气象局将加大会商研判,紧抓作业时机,继续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