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全球投资者注意到美元指数的走势图上出现了一条陡峭的下滑曲线。自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职以来,美元对一篮子货币已暴跌9%,创下自1973年尼克松冲击以来美国总统任期前100天的最差表现。蒙特利尔银行货币策略师团队在最新报告中警告,支撑美元霸权的三大支柱——制度公信力、自由贸易体系和政策可预见性——正在同步崩塌。
历史似乎在重演。1971年8月那个闷热的夏夜,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当时美国为填补越战军费和“伟大社会计划”的财政窟窿,疯狂印钞导致黄金储备濒临枯竭。半个世纪后,相似的剧本再次上演:特朗普政府面临35万亿美元的巨额债务(占GDP125%)以及激进的关税政策,正制造新一轮美元信任危机。这次市场抛售的是美元本身。数据显示,欧元、日元和瑞郎兑美元汇率集体飙升超8%,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增幅连续12个季度扩大。德意志银行外汇主管乔治·萨拉维诺指出,当特朗普声称“已达成200份秘密贸易协议”时,市场听到的是政策不确定性的警报。
华尔街交易员的终端屏幕上闪烁着三个红色警报。首先是政策可信度崩解:特朗普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公开威胁导致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波动率创2008年来新高。其次是贸易壁垒反噬:1.2万亿美元的年度贸易逆差背后,是宝洁、联合航空等90%标普500企业因关税成本上调盈利预警。最后是债务货币化恶果:美国政府每天需要发行50亿美元新债才能维持运转,这种“借新还旧”的游戏正加速全球去美元化进程。尤其令人担忧的是,美国企业的反应比经济学家预想的更为激烈。联合航空罕见地发布双版本财报预测,美国航空CEO罗伯特·艾索姆直言:“我们像是在暴风雨中盲飞。”这种恐慌情绪直接反映在资本流动上——CFTC数据显示,对冲基金持有的美元净空头头寸已达百亿美元,创下2024年10月以来峰值。
在瑞士达沃斯的一场闭门会议上,金砖国家代表们讨论着本币结算系统的技术细节。与此同时,人民币跨境支付份额悄然攀升至6.5%,创历史新高。摩根大通全球宏观研究主管大卫·凯利认为,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意外加速了全球货币体系的迭代,就像当年尼克松关闭黄金窗口反而催生了石油美元体系。然而,今天的情况有所不同。1970年代美元霸权能绝处逢生,得益于美国牢牢掌控着石油定价权和全球清算系统。而今天,数字货币的兴起与区域贸易集团的壮大,正为世界提供更多选择。正如前美联储理事兰德尔·克罗斯纳所言,当白宫把美元当作政治武器时,市场会寻找新的安全港。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